山麻雀

山麻雀

英文名:Russet Sparrow<br />学名:Passer cinnamomeus
别    名: 又名红雀、赭麻雀、黄雀、山只只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雀形目
  • 科:雀科
  • 属:

山麻雀简介导读

山麻雀
英文名:Russet Sparrow
学名:Passer cinnamomeus

纲目科属:
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
雀科 / Old World Sparrows,Snowfinches / Passeridae

山麻雀 / Russet Sparrow / Passer cinnamomeus

山麻雀(英文名:Russet Sparrow,学名:Passer cinnamomeus),是雀形目雀科雀属的鸟类。又名红雀、赭麻雀、黄雀、山只只。属杂食性鸟类,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。在中国分布比较广。因平时栖息于山地而得名。中国见于秦岭以南地区。在分布区北部山地繁殖,秋季南迁越冬。体形近似麻雀。体长约14厘米。中国鹀类中的三道眉草鹀,也常被称为“山麻雀”。

地理分布:欧亚,远东:阿富汗至日本和东南亚

世界 原产地:不丹、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韩国,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、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、缅甸、尼泊尔、巴基斯坦、俄罗斯、泰国、越南。 旅鸟:阿富汗。 中国 分布于华东、华中、华南、西南和长江流域等地,北达黄河下游、山东半岛、河北南部、山西南部、陕西秦岭、宁夏径源和甘肃南部,西至青海东部、四川和西藏东部,南至云南、广西、广东、香港、福建和台湾等地。
雄鸟上体从额、头顶、后颈一直到背和腰概为栗红色,上背内翈具黑色条纹,背、腰外翈具窄的土黄色羽缘和羽端。尾上覆羽黄褐色,尾暗褐色或褐色亦具土黄色羽缘,中央尾羽边缘稍红。两翅暗褐色,外翈羽缘棕白色,翅上小覆羽栗红色,中覆羽黑栗色,每片羽毛中央有一楔状栗色斑,两侧黑栗色具宽阔的白色端斑,大覆羽黑栗色具宽阔的栗红色至栗黄色羽缘,小翼羽和初级覆羽黑褐色。初级和次级飞羽黑色,具宽阔的栗黄色羽缘,初级飞羽外翈基部有二道棕白色横斑。眼先和眼后黑色,颊、耳羽、头侧白色或淡灰白色。颏和喉部中央黑色,喉侧、颈侧和下体灰白色有时微沾黄色,覆腿羽栗色。腋羽灰白色沾黄。 雌鸟上体橄榄褐色或沙褐色,上背满杂以棕褐与黑色斑纹,腰栗红色,眼先和贯眼纹褐色,一直向后延伸至颈侧。眉纹皮黄白色或土黄色、长而宽阔。颊、头侧、颏、喉皮黄色或皮黄白色,下体淡灰棕色,腹部中央白色,两翅和尾颜色同雄鸟。 虹膜红栗褐色或褐色,嘴黑色,跗蹠和趾黄褐色。 大小量度:体重♂15-21克,♀16-29克;体长♂120-140毫米,♀113-138毫米;嘴峰♂10.4-12毫米,♀10.2-12.8毫米;翅♂68-73毫米,♀62-72.3毫米;尾♂47-54毫米,♀42-52毫米;跗蹠♂15.6-19毫米,♀15.4-19毫米(指名亚种)。(注:♂雄性;♀雌性)
迁徙:留鸟,部分迁徙 食性:山麻雀属杂食性鸟类,主要以植物性食物和昆虫为食。所吃动物性食物主要为昆虫,其中较常见的有金花甲、金龟甲、叩头甲、蜷象、蜻蜓幼虫、鳞翅目幼虫、象鼻虫、瓢虫、蚂蚁、蝉、蚊、铜绿金龟甲等鞘翅目、鳞翅目、膜翅目、半翅目、蜻蜓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。植物性食物主要有麦、稻谷、荞麦、小麦、玉米以及禾本科和莎草科等野生植物果实和种子。 习性:性喜结群,除繁殖期间单独或成对活动外,其他季节多呈小群,在树枝或灌丛间飞来飞去或飞上飞下,飞行力较其他麻雀强,活动范围亦较其他麻雀大。冬季常随气候变化移至山麓草坡、耕地和村寨附近活动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