褐柳莺

褐柳莺

英文名:Dusky Warbler<br />学名:Phylloscopus fuscatus
别    名: 达达跳、嘎叭嘴、褐色柳莺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雀形目
  • 科:柳莺科
  • 属:

褐柳莺简介导读

褐柳莺
英文名:Dusky Warbler
学名:Phylloscopus fuscatus

纲目科属:
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
柳莺科 / Leaf Warblers and Allies / Phylloscopidae

褐柳莺 / Dusky Warbler / Phylloscopus fuscatus

褐柳莺(英文名:Dusky Warbler,学名:Phylloscopus fuscatus),是雀形目柳莺科柳莺属的鸟类。别名达达跳、嘎叭嘴、褐色柳莺。隐匿于沿溪流、沼泽周围及森林中潮湿灌丛的浓密低植被之下,高可上至海拔4000米。翘尾并轻弹尾及两翼。主要以昆虫为食,分布在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广西、广东、香港、福建和海南岛等地。

繁殖区: 欧亚:亚洲东北部,中国中北部非繁殖区: 远东

分布范围广泛,从俄罗斯远东、西伯利亚东部,往西至叶尼塞河,北达北纬(64°~66°),南至蒙古、阿尔泰,东至太平洋沿岸、鄂霍次克海、萨哈林岛、朝鲜;越冬于印度、缅甸和泰国。 原生种分布地:孟加拉、不丹、柬埔寨、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哈萨克斯坦、朝鲜、韩国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蒙古、缅甸、尼泊尔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。 来源地不明:阿富汗。 迷鸟分布地:奥地利、比利时、塞浦路斯、丹麦、埃及、爱沙尼亚、芬兰、法国、德国、直布罗陀、希腊、爱尔兰、以色列、意大利、立陶宛、墨西哥、摩洛哥、荷兰、挪威、菲律宾、波兰、葡萄牙、沙特阿拉伯、斯里兰卡、瑞典、瑞士、阿联酋、英国、美国、也门。 在中国主要分布于内蒙古东北部呼伦贝尔盟,黑龙江省北部大兴安岭、东北部小兴安岭、伊春、南部牡丹江、哈尔滨,吉林省东部长白山、延边、南部通化、浑江、西南部四平、辽源、西部白城,辽宁南部大连、金县、营口、辽阳、西部朝阳、锦州、义县,河北东部、北部,北京及河南、四川、甘肃、宁夏、青海和内蒙古伊克昭盟等地 (繁殖鸟) ;迁徙或越冬于河北、河南、山东、山西、陕西、湖北、湖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西藏、广西、广东、香港、福建和海南岛,偶见于台湾。
上体褐色或橄榄褐色,两翅内侧覆羽颜色同背,其余覆羽和飞羽暗褐色,外翈羽缘较淡呈淡褐色微缀橄榄色,内翈羽缘浅灰褐色。尾暗褐色,有的上面微沾淡棕色,羽缘亦较淡具明显的橄榄褐色。眉纹棕白色从额基直到枕,贯眼纹暗褐色自眼先经眼向后延伸至枕侧,颊和耳覆羽褐色而杂有浅棕色。颏、喉白色微沾皮黄色,胸淡棕褐色,腹白色微沾皮黄色或灰色,两胁棕褐色,尾下覆羽淡棕色有时微沾褐色,腋羽和翅下覆羽亦为皮黄色。陈旧的夏羽上体有点灰色。幼鸟和成鸟相似,但上体较暗,眉纹淡灰白色,下体淡棕黄色。 虹膜暗褐色或黑褐色,上嘴黑褐色,下嘴橙黄色、尖端暗褐色,脚淡褐色。 大小量度:体重♂8~12克,♀7~9克;体长♂109~134毫米,♀112~125毫米;嘴峰♂8~10毫米,♀8~10毫米;翅♂52~65毫米,♀53~62毫米;尾长♂41~56毫米,♀42~56毫米;跗蹠♂21~25毫米,♀19~23毫米(指名亚种) 。(注:♂雄性;♀雌性)
常单独或成对活动,多在林下、林缘和溪边灌丛与草丛中活动。喜欢在树枝间跳来跳去,或跳上跳下,不断发出近似“嘎叭、嘎叭——”或“答、答、答——”的叫声。繁殖期间常站在灌木枝头从早到晚不停地鸣唱,其声似“欺、欺、欺、欺——”不断重复的连续叫声。有时站在枝头鸣叫,有时又振翅在空中翱翔,有时又从一个枝头飞向另一枝头,遇有干扰,则立刻落入灌丛中。 食性:主要以昆虫为食。据在长白山剖析的8个鸟胃,所吃食物以鞘翅目昆虫居多。 迁徙:褐柳莺在中国部分为夏候鸟,部分为分冬候鸟和旅鸟。每年多在5月初开始迁来繁殖地,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迁离,最晚迟至10月末还见于长白山未迁走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