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头鹀

灰头鹀

英文名:Black-faced Bunting<br />学名:Emberiza spodocephala
别    名: 青头雀、蓬鹀、黑脸鹀、青头鬼儿、青头愣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雀形目
  • 科:鹀科
  • 属:

灰头鹀简介导读

灰头鹀
英文名:Black-faced Bunting
学名:Emberiza spodocephala

纲目科属:
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
鹀科 / Buntings / Emberizidae

灰头鹀 / Black-faced Bunting / Emberiza spodocephala

灰头鹀(英文名:Black-faced Bunting,学名:Emberiza spodocephala),是雀形目鹀科鹀属的鸟类。又名青头雀、蓬鹀、黑脸鹀、青头鬼儿、青头愣。主要特征:头、颈背及前胸灰色;或耳羽下具有月牙形斑纹。灰头鹀广泛活动于海拔3000米以下的平原和中高山地区,生活于山区的河谷溪流,平原灌丛和较稀疏的林地、耕地等环境中,常常结成小群活动,但是在繁殖季节回成对活动,生性大胆,不怕人,常能与人非常接近。

繁殖区: 欧亚:东部非繁殖区: 远东

原产地:中国、印度、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、蒙古、缅甸、尼泊尔、俄罗斯联邦、泰国和越南。 旅鸟:阿富汗、不丹、芬兰、德国、印度尼西亚、哈萨克斯坦、荷兰和英国。
雄性成鸟(春羽):嘴基、眼先、颊和颏斑灰黑色;头全部、颈周和胸绿灰色而微沾黄,有时具黑点;上背、肩橄榄绿色,微沾赤褐,羽中央具宽阔黑色条纹,羽缘黄褐;下背、腰和尾上覆羽浅橄榄褐色;尾羽黑褐,中央尾羽具黄褐色羽缘,其余尾羽绿亮褐色,外侧第二对尾羽内翈具白色楔状斑,最外侧一对尾羽几乎全白,仅内侧有一斜黑斑,外翈羽端具褐斑;小覆羽淡红褐色,中和大覆羽黑褐,外表沙褐色,羽缘色浅羽端呈牛皮白色;内侧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褐黑色,外翈羽缘赤褐;小翼羽和初级覆羽褐色;飞羽暗褐,外缘淡赤褐色;胸淡硫黄色,至肛周和尾下覆羽转为黄白色;胸侧和两胁淡褐而具黑褐色条纹;腋羽淡黄;翼下覆羽黄白色,羽基暗色。 雄性成鸟(秋羽):头和颈橄榄绿色比较显明,头顶和颈部各羽有部分尖端黑褐,其它体羽同春羽相似;前颈和胸部的黑点不显明。 雌鸟(春羽):眼先、眼周和不清楚的眉纹牛皮黄色;颊纹淡黄延伸于颈侧;耳羽褐色,具黄色轴纹;头色较雄者发褐而颊部和颏不黑;喉和下体淡硫黄色,喉和上胸微沾橄榄绿色;由暗黑色点斑形成的颧纹颇为明显;体侧和两胁棕褐而具黑色条纹;下腹和尾下覆羽黄白色;其它部分与雄者同但较浅淡。 雌鸟(秋羽):头部褐沾棕褐色并具黑色条纹;上体淡褐,具粗著的黑色轴纹,背和肩羽尤为明显;喉淡橄榄黄色,胸部较褐,常具暗色点斑;下体白色,胸和腋部沾黄;其余部与春羽相似。 虹膜褐色;嘴棕褐,下嘴除先端外,色浅;脚白色。 大小量度:体重♂15.9-26克,♀14-21克;体长♂130-161毫米,♀125-157毫米;嘴峰♂9.5-11毫米,♀9-11毫米;翅♂65-75毫米,♀60-71毫米;尾♂59.5-72毫米,♀54-69毫米;跗蹠♂18.5-21毫米,♀18-21毫米。(注:♂雄性;♀雌性)(指名亚种)
在长白山6月上旬见到家族群,8月形成大的混合群,陆续南迁。在迁飞前,常见它们向天空中翻飞,之后又落回原处。10月末左右迁徙结束。常成小群活动,除繁殖期成对外,也有单独活动者,性不怯疑,容易使人接近往往在非常接近时才飞离。当受惊时发出短促的“chip”声。繁殖期雄鸟当叫声近似三道眉草鹀,但音节较少,多为4-5个音节,而不大响亮。 杂食性,在早春和晚秋时以杂草子、植物果实和各种谷物为食,夏季繁殖期大量啄食鳞翅目昆虫的幼虫及其他昆虫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