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平鸟

太平鸟

英文名:Bohemian Waxwing<br />学名:Bombycilla garrulus
别    名: 连雀、十二黄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雀形目
  • 科:太平鸟科
  • 属:

太平鸟简介导读

太平鸟
英文名:Bohemian Waxwing
学名:Bombycilla garrulus

纲目科属:
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
太平鸟科 / Waxwings / Bombycillidae

太平鸟 / Bohemian Waxwing / Bombycilla garrulus

太平鸟(英文名:Bohemian Waxwing,学名:Bombycilla garrulus),是雀形目太平鸟科太平鸟属的鸟类。又称大太平鸟(区别于小太平鸟)、十二黄,是因其十二根尾羽的尖端都为黄色而得名。在中国迁徙季节见于各地,为冬候鸟,在冬季于中国华北地区常可以见到。体长18厘米,属小型鸣禽,全身基本上呈葡萄灰褐色,头部色深呈栗褐色,头顶有一细长呈簇状的羽冠,一条黑色贯眼纹从嘴基经眼到后枕,位于羽冠两侧,在栗褐色的头部极为醒目。颏、喉黑色。翅具白色翼斑,特征极明显,数量众多,体态优美、鸣声清柔,为冬季园林内的观赏鸟类。

地理分布:欧亚,北美:北部

世界 原产地:亚美尼亚、奥地利、阿塞拜疆、白俄罗斯、比利时、保加利亚、加拿大、中国、捷克共和国、丹麦、爱沙尼亚、法罗群岛、芬兰、法国、格鲁吉亚、德国、希腊、匈牙利、伊朗伊斯兰共和国、爱尔兰、意大利、日本、哈萨克斯坦、韩国、朝鲜、吉尔吉斯斯坦、拉脱维亚、立陶宛、卢森堡、摩尔多瓦、蒙古、尼泊尔、荷兰、挪威、巴基斯坦、波兰、罗马尼亚、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亚、西班牙、瑞典、瑞士、塔吉克斯坦、土耳其、土库曼斯坦、乌克兰、英国、美国、格鲁吉亚、乌兹别克斯坦。 旅鸟:阿尔巴尼亚、阿尔及利亚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、克罗地亚、塞浦路斯、格陵兰岛、冰岛、印度、以色列、列支敦士登、马其顿、马耳他、黑山、葡萄牙、塞尔维亚、斯瓦尔巴群岛和扬马延岛。 产地不确定:阿富汗。 中国 分布于黑龙江,吉林,辽宁,甘肃,内蒙古,陕西,山西,四川,河北,河南,山东,安徽,浙江,江苏(旅鸟、冬候鸟);新疆,福建,台湾(冬候鸟)。 [2] 青海。
太平鸟的雄性成鸟:额及头顶前部栗色,愈向后色愈淡,头顶后部及羽完灰栗褐色;上嘴基部、眼先、围眼至眼后形成黑色纹带,并与枕部的宽黑带相连构成一环带(枕部的宽黑带被羽冠扰盖);背、肩羽灰褐色;腰及尾上服喻褐灰至灰色,愈向后灰色愈浓;翅覆羽灰褐色;初级覆羽黑色雎鲜明白端,形成翅班;初级飞羽黑色,自第2枚以内的外翈端部以及内翈端缘有明显的黄色狭斑;次级飞羽外翈黑色具白羰斑,内翈黑褐色;次级飞羽的羽轴延伸出羽端2-8毫米,形成扁片红色蜡质突起;尾羽黑褐色,近端部渐变为黑色,羽端有5-7毫米宽的黄端斑;中央2对尾羽羽轴的端部红色,并向外伸出红色的细针状蜡质突起(在旧羽常因磨损而不显)。颏、喉黑色;颊与黑喉交汇处为淡栗色,其前下缘近白,形成不清晰的颊纹;胸羽与背羽同色,腹以下褐灰;尾下覆羽栗色。 雌性成鸟:羽色似雄但颏、喉的黑色斑较小,并微杂有褐色;初级飞羽羽端的黄色缘较雄鸟小,有的标本呈淡黄或近白色;次级飞羽端的红色蜡突极小;尾端黄色较淡。 虹膜暗红色;嘴黑;脚、爪黑色。 大小量度:体重♂52-65克,♀43-64克;体长♂174-212毫米,♀180-205毫米;嘴峰♂10-12毫米,♀10-12毫米;翅♂112-121毫米,♀105-120毫米;尾♂59-70毫米,♀60-76毫米;跗蹠♂18-23毫米,♀18-23毫米。(注:雄性-♂;雌性-♀)
迁徙 太平鸟在中国多数地区见于冬季和春、秋迁徙季节,属于冬候鸟和旅鸟。 习性 除繁殖期成对活动外,其他时候多成群活动,有时甚至集成近百只的大群。通常活动在树木顶端和树冠层,常在枝头跳来跳去、飞上飞下,有时也到林边灌木上或路上觅食。飞行时鼓动两翅急速直飞,除繁殖期外,没有固定的活动区,常到处游荡。越冬栖息地以针叶林及高大阔叶树为主。主要集聚均为槐林和针叶林。 食性 在繁殖期主要以昆虫为食,秋后则以浆果为主食,也吃花楸、酸果蔓、野蔷薇、山楂、鼠李的果实以及落叶松的球果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