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顶鹛

红顶鹛

英文名:Chestnut-capped Babbler<br />学名:Timalia pileata
别    名: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雀形目
  • 科:鹛科
  • 属:

红顶鹛简介导读

红顶鹛
英文名:Chestnut-capped Babbler
学名:Timalia pileata

纲目科属:
雀形目 / Passeriformes
鹛科 / Babblers,Scimitar Babblers / Timaliidae

红顶鹛 / Chestnut-capped Babbler / Timalia pileata

红顶鹛(英文名:Chestnut-capped Babbler,学名:Timalia pileata),是雀形目鹛科红顶鹛属的鸟类。分布于尼泊尔、锡金、不丹、孟加拉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柬埔寨、越南以及中国大陆的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广东等地,多见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、山坡平原或田边灌丛、高草丛中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尼西亚的爪哇。

地理分布:远东:尼泊尔至爪哇岛

世界:分布于中国、尼泊尔、印度(锡金)、不丹、孟加拉国、缅甸、泰国、老挝、越南、柬埔寨和印度尼西亚。 中国:分布于云南西部泸水、潞西、耿马、西南部双江、景东、思茅、西双版纳、勐养、勐腊、东南部河口、金平,贵州中部贵阳、西南部安龙、兴义、南部望谟、罗甸、东南部榕江,广西瑶山以及广西与广东交界处的西江等地。
雌雄羽色相似。前额白色,一条短的眉纹白色从额基到眼上;头顶暗棕红色或棕栗色,额和头顶羽坚硬而发亮;眼先绒黑色,耳羽前部白色、后部灰色;颈侧深灰色。背、肩和两翅表面等上体橄榄褐色沾棕,腰和尾上覆羽转为棕色;尾呈楔形、暗褐色具隐约可见的明暗相间横斑;两翅暗褐色,翅上覆羽与背同色,翅上大覆羽和飞羽表面缀有棕色或茶黄色。颊、颏、喉白色,胸亦为白色;下喉和胸具细的黑色羽干纹,在白色喉、胸部极为醒目,胸侧亦沾灰,系颈侧灰色的延伸;其余下体皮黄色,两胁和尾下覆羽缀有橄榄褐色,翼缘和翼下覆羽皮黄色。 虹膜栗红色或朱红色,嘴黑色,脚灰黄色或角褐色。
习性:留鸟。主要栖息于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、丘陵和平原地带的竹丛、灌丛、高草丛以及农田地边、芦苇沼泽和林缘灌丛草地。除繁殖期多单独或成对活动外,其他季节多成小群活动。性活泼,常在灌木枝叶间或高草上跳跃觅食,并不时发出“唧-唧-唧”的叫声。 [1] 极富变化,包括清晰响亮的哨音、金属般颤音,模糊之声,啭鸣,抑扬顿挫之声及响亮而偏高的升调双音哨音。 食性:红顶鹛主要以昆虫为食,据郑作新等(1960,1962)、吴至康等(1986)在中国云南、贵州等地剖检的12只鸟胃,所吃昆虫主要有象甲、叶甲、叩头虫、蝽象、甲虫、鳞翅目幼虫i蝗虫、蚂蚁等鞘翅目、鳞翅目、半翅目、直翅目、双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