盔犀鸟

盔犀鸟

英文名:Helmeted Hornbill<br />学名:Rhinoplax vigil
别    名: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犀鸟目
  • 科:犀鸟科
  • 属:

盔犀鸟简介导读

盔犀鸟
英文名:Helmeted Hornbill
学名:Rhinoplax vigil

纲目科属:
犀鸟目 / Bucerotiformes
犀鸟科 / Hornbills / Bucerotidae

盔犀鸟 / Helmeted Hornbill / Rhinoplax vigil

盔犀鸟(英文名:Helmeted Hornbill,学名:Rhinoplax vigil),是犀鸟目犀鸟科盔犀鸟属的鸟类。是所有犀鸟科鸟类中体型最大的,体长110-120厘米,雄鸟体重3.1千克,雌鸟体重2.6-2.8千克。头骨像头盔,套在突出的喙上面。头盔凹凸变化,突与颅骨相关联,与其他犀鸟不同,头骨内部为实心,构成近10%的鸟的总重量。头部、颈部、背部、翅上覆羽、胸部和上腹部羽毛呈深棕色,具金属光泽;翅膀的边缘及尾羽为白色,并有黑色宽条纹。下腹部白色。通常成对或小群生活,繁殖特性如同多数犀鸟科鸟类一样,筑巢于树洞,雌鸟产卵其中,雄鸟以泥封洞口,仅留一小孔自外喂食,雏鸟孵化至羽毛接近长全时,雌鸟才破洞飞出。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常绿阔叶林中。主要以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,也吃蜗牛、蠕虫、昆虫、鼠类和蛇等。产于缅甸南部、泰国南部、马来半岛、婆罗州和苏门答腊等地。盔犀鸟因其头骨因其头胄为实心,外红内黄,制成的各种工艺品被广为收藏,被称为鹤顶红。是华盛顿公约(CITES)一级保护物种(极其濒危,禁止其国际贸易)。

地理分布:远东:马来半岛,印尼苏门答腊岛,婆罗洲

原产地:文莱达鲁萨兰国、印度尼西亚、马来西亚、缅甸和泰国。 区域性灭绝:新加坡。
盔犀鸟是所有犀鸟科鸟类中体型最大的,体长110-120厘米,两根中央细长尾羽长度可达50厘米;雄鸟体重3.1千克,雌鸟体重2.6-2.8千克。具圆形头盔,头盔凹凸变化,突与颅骨相关联,与其他犀鸟不同,内部为实心,构成近10%的鸟的总重量。顶部和侧面是强烈的红色。像其他的犀鸟,从嘴的基部直至盔突先端的1/2或1/3处。嘴峰占头部大小的一半以上,呈红色。头盔中后部外表鲜红,前部与喙为黄色。雌鸟体型略小,鸟颈为淡蓝色,头盔小,颜色亦较淡,而无长尾羽。 盔犀鸟的头部、颈部、背部、翅上覆羽、胸部和上腹部羽毛呈深棕色,具金属光泽;翅膀的边缘及尾羽为白色,并有黑色宽条纹。头颈肌肤裸露,雄鸟脸部和颈部的羽毛红橙色,颏部、喉部、上胸部和腋羽为黑色,其余下体为白色。雌鸟的羽色和雄鸟基本相似,喉部蓝色,但体形稍小。 眼睛大而美丽,虹膜为红褐色,眼周的裸露皮肤雄鸟为红色。
通常成对或小群生活,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。多在树上栖息和活动,有时也到地面上觅食。叫声为“嘎克、嘎克、嘎克”,非常洪亮。飞翔时头部和颈部向前伸直,两翅平展。 主要以水果、无花果等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,也吃蜗牛、蠕虫、昆虫、鼠类和蛇等。吃食的时候,常常先将食物抛在空中,然后用嘴准确无误地一口叼住,再吞咽下去。消化不了的果核、兽骨等食物残渣,则从胃中反吐出。 繁殖特性如同多数犀鸟科鸟类一样,筑巢于树洞,雌鸟产卵其中,雄鸟以泥封洞口,仅留一小孔自外喂食,雏鸟孵化至羽毛接近长全时,雌鸟才破洞飞出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