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角犀鸟

双角犀鸟

英文名:Great Hornbill<br />学名:Buceros bicornis
别    名: 大斑犀鸟、印度大犀鸟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犀鸟目
  • 科:犀鸟科
  • 属:

双角犀鸟简介导读

双角犀鸟
英文名:Great Hornbill
学名:Buceros bicornis

纲目科属:
犀鸟目 / Bucerotiformes
犀鸟科 / Hornbills / Bucerotidae

双角犀鸟 / Great Hornbill / Buceros bicornis

双角犀鸟(英文名:Great Hornbill,学名:Buceros bicornis),是犀鸟目犀鸟科犀鸟属的鸟类。盔突的上面微凹,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,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,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,非常威武,因此得名双角犀鸟。是中国所产犀鸟中体形最大的一种。为留鸟,主要栖息于海拔1500米以下的低山和山脚平原常绿阔叶林,尤其喜欢靠近湍急溪流的林中沟谷地带。产于云南南部。分布于中国、印度、缅甸、泰国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。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地理分布:远东:印度西部,喜马拉雅山脉至印尼苏门答腊岛

分布于孟加拉、不丹、柬埔寨、中国、印度、印尼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尼泊尔、泰国和越南。 中国分布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,德宏和盈江也有分布。
双角犀鸟雄性成鸟长着一个30厘米长的大嘴和一个大而宽的盔突,盔突的上面微凹,前缘形成两个角状突起,如同犀牛鼻子上的大角,又好像古代武士的头盔,非常威武,因此得名双角犀鸟。上嘴和盔突顶部均为橙红色,嘴侧橙黄色,下嘴呈象牙白色。它的颊、颏和喉等部位均为黑色,后头、颈部为乳白色,背、肩、腰、胸和尾上的覆羽都是黑色,腹部及尾下的覆羽为白色。翅膀也是黑色,但翅尖为白色,还有明显的白色翅斑,极为醒目。尾羽为白色,但靠近端部有黑色的带状斑。腿灰绿色并沾有褐色,爪子几乎为黑色。雌鸟的羽色和雄鸟相似,只是盔突较小。眼睛上生有粗长的睫毛。虹膜深红色,嘴基黑色,上嘴端部及盔突顶部橙红色,嘴侧橙黄色,下嘴象牙白色或乳白色。跗蹠灰绿色沾褐,爪近黑色。 雄鸟:脸颊至颏部黑色,枕部及颈部淡黄色,上体及两翼黑色。覆羽黄白色,形成明显的翼斑。飞羽基部和末端白色,飞行时翼下对比显著。胸部至上腹部黑色,其余下体白色。尾白色,具宽阔的次端斑。在野外特征明显,容易识别。 雌鸟:盔较小,盔上无黑斑,虹膜颜色较淡,其余似雄鸟。虹膜一雄鸟红色,雌鸟近白色;喙基和盔下部黑色,上喙端及盔顶略带红色,上喙橙黄色,下喙近白色;跗跖灰黑色。 大小量度:体长1190-1280毫米;嘴峰330-375毫米;翅500-552毫米;尾380-432毫米;跗蹠73-75毫米。
习性 繁殖期间常单独活动,非繁殖期则喜欢成群活动于高大的榕树上。每到果实成熟的季节,犀鸟群大多固定在一个地点取食,直到食物吃尽才更换新的取食地点。它们也常常成群飞行,一个接一个地前后鱼贯前进。飞翔时速度不快,姿态也很奇特,头、颈伸得很直,双翅平展,作几次上下鼓动后,便靠滑翔前进,然后再鼓动几下翅膀,如此反复进行,如同摇撸一般。由于翼下的覆羽未能掩蔽飞羽的基部,所以在飞行时飞羽之间会发出很大的声响。它在鸣叫时,颈部垂直向上,嘴指向天空,发出粗厉、响亮的叫声。日落时,便飞到为密集的叶簇所遮蔽的大树顶上过夜。 食性 双角犀鸟的食量很大,食性也很杂,主要以各种热带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,也吃大的昆虫、爬行类、鼠类等动物性食物。一般在树上觅食,也有时在地上。犀鸟的大嘴看起来很笨重,实际上它既是工具又是武器,使用起来却非常地灵巧,可以轻松自如地采摘浆果,轻而易举地剥开坚果,还能得心应手地捕捉鼠类和昆虫。 主要吃各种野果,也食蛇、蜥蜴、大型昆虫、鼠类和谷物。繁殖习性似冠斑犀鸟。取食和栖息于原始林的顶冠层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