双齿鹰

双齿鹰

英文名:Double-toothed Kite<br />学名:Harpagus bidentatus
别    名: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鹰形目
  • 科:鹰科
  • 属:

双齿鹰简介导读

双齿鹰
英文名:Double-toothed Kite
学名:Harpagus bidentatus

纲目科属:
鹰形目 / Accipitriformes
鹰科 / Kites,Hawks,Eagles / Accipitridae

双齿鹰 / Double-toothed Kite / Harpagus bidentatus

双齿鹰(英文名:Double-toothed Kite,学名:Harpagus bidentatus),是鹰形目鹰科齿鹰属的鸟类。是一种小型猛禽,体长约35厘米,上体羽毛深蓝色,下体胸腹部的羽毛棕红色,腿爪黄色有黑爪尖,眼睛棕红色。经常栖息于热带森林和季节性淹没的森林的边缘,在树叉和树冠上注视并觅食猎物,在空中盘旋时前影非常美丽,伸展的双翼整齐的排列着扇形的色带和斑纹。主要以蜥蜴和昆虫为食,偶尔也吃鸟类,雏鸟,蝙蝠,蛇和老鼠等。捕获物后通常携至树冠上啄食。分布于中美洲亚马逊河流域。

地理分布:中美,南美:墨西哥东部至巴西东南部

分布于伯利兹、玻利维亚、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、厄瓜多尔、萨尔瓦多、法属圭亚那、危地马拉、圭亚那、洪都拉斯、墨西哥、尼加拉瓜、巴拿马、秘鲁、苏里南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、委内瑞拉。
双齿鹰是一种小型猛禽,身长33-38厘米,体重168-230克。从外形看它更像一只小鸢。灰色的头部,上体和双翅的覆羽呈蓝色,胸腹部棕红色,喉部有白色和深灰色相间的花纹。臀部白色,红褐色的尾巴上有3道白色带和黄色带。正如其名称所示,它的上颌骨上具 “双齿”,而这一般无法看到,通过望远镜可以直接观察。 虹膜红色,鸟喙黑色并具绿蜡质感,腿爪黄色,爪尖黑色。 为昼行性猛禽。嘴、脚强健并具利钩,适应于抓捕及撕食猎物。喙基具蜡膜;翅强而有力,善疾飞及翱翔。索腭型头骨。脚和趾强健有力,通常3趾向前,1趾向后,呈不等趾型。头骨宽阔,上眼眶骨扩大,眼球较大,视野宽阔,视觉敏锐;听觉发达。
双齿鹰最常见的是随着森林的上空飞升。除繁殖期外大多单独活动。活动在白天,常单独在空中长时间地翱翔和滑翔,偶尔鼓动几下翅膀。飞行时两翅向前举和身体呈一定角度,和鸢一样多在空中呈圆圈翱翔和滑翔。飞累了则栖息于树上或突出的岩石上。 主要以蜥蜴和昆虫(包括蝴蝶)为食,偶尔也吃鸟类,雏鸟,蝙蝠,蛇,和老鼠等。觅食主要靠视觉,因而视力特别敏锐。通常栖息于高而突出的地方,以便能更好的观察四周,当发现地上有猎物时,则突然从空中直扑下去捕食,也捕食从眼前飞过的诸如小鸟和大的昆虫等猎物,也在屋檐下捕食蝙蝠。除在地上捕食外,也在空中捕食。捕获物后通常在栖息的树冠上啄食。 食量大,食物中不消化的残余,如骨、羽、毛等物,常形成小团块吐出,称为“食丸”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