钩嘴鸢

钩嘴鸢

英文名:Hook-billed Kite<br />学名:Chondrohierax uncinatus
别    名: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鹰形目
  • 科:鹰科
  • 属:

钩嘴鸢简介导读

钩嘴鸢
英文名:Hook-billed Kite
学名:Chondrohierax uncinatus

纲目科属:
鹰形目 / Accipitriformes
鹰科 / Kites,Hawks,Eagles / Accipitridae

钩嘴鸢 / Hook-billed Kite / Chondrohierax uncinatus

钩嘴鸢(英文名:Hook-billed Kite,学名:Chondrohierax uncinatus),是鹰形目鹰科钩嘴鸢属的鸟类。雄鸟的羽色变化较大,通常是蓝灰色。

地理分布:北美,中美,南美:美国德克萨斯州南部至阿根廷北部

分布于阿根廷、巴巴多斯、伯利兹、玻利维亚、巴西、哥伦比亚、哥斯达黎加、多米尼克、厄瓜多尔、萨尔瓦多、法属圭亚那、格林纳达、危地马拉、圭亚那、洪都拉斯、墨西哥、尼加拉瓜、巴拿马、巴拉圭、秘鲁、苏里南、特立尼达和多巴哥、美国和委内瑞拉。
钩嘴鸢是一种中型猛禽,体长30-51厘米,翼展78-98厘米,雄鸟体重251-257克,雌鸟体重255-360克。具有大而钩形的鸟喙,黄绿色有蜡质感。雄鸟的羽毛变化很大,通常是蓝灰色,上体的羽毛中显得很粗糙,飞羽灰色和黑色相间,下颏和喉部呈深铅灰色。腹部呈灰色,胸部呈细白色,而腹部和侧面呈不同程度的肉桂棕色。尾下覆面为白色至肉桂黄色。胸腹部的羽毛具不同颜色层次的横斑纹,长尾巴黑色,尾尖白色,基带常被尾羽覆盖。有两条宽阔的浅灰色条带,飞行时很清晰。有一对宽大的翅膀和一双宽大的“爪”。头部与头侧、头顶、颈背和耳罩为深灰色。在淡绿色的鸟喙之上,有一块亮黄色橙色的裸露皮肤。下体覆面和腋窝呈深灰色,带白色或浅黄色镶边。飞羽灰色和白色相间。 钩状喙的上颚黑色,下颚浅黄绿色。颈项绿黄色。虹膜白色,周围环绕着淡绿色的眼圈。跗骨和脚呈橙黄色,爪为黑色。据报道,在钩嘴鸢的所有分布范围内,其鸟喙的大小都有变化,无论雌雄,还是各个年龄段,大鸟喙的大小都是小鸟喙的两倍。 雌性的上体大部分为棕色,头部和两侧为灰色,颈圈呈棕红色。腹部,尤其是胸部,有锈色斑纹,呈棕色,有白色窄条。裸露部分与雄性相似。 幼体上体为深棕色,下体为乳白色。有白色颈圈,尾巴有3-4道纹带。
钩嘴鸢在其范围内可能是留鸟,尽管据报道有一些运动。在伯利兹30-120只族群的记录可能表明迁徙,包括秋季和春季的迁徙。在安第斯山脉和中美洲也报告了在海拔高度之间运动。这些鸢通常悄悄地栖息在檐篷和树叶丛中,很少外露自己的肢体,一般很难察觉。在飞行觅食时可以清楚看到其飞翔的身影。 钩嘴鸢常单独活动或以2-3只的小群。但是若食物来源很丰富,在蜗牛集中的地区,该物种也会聚集。有时停息在高大乔木的树梢上或林内树下部的枝叉上。栖息在茂密的下层树冠下进行捕猎。会在树枝间跳跃,甚至倒挂着捕食蜗牛。它们还通过在树上或地面上盘旋飞行并掉落到猎物上来进行狩猎。在筑巢期间,会全天打猎喂食雏鸟。 钩嘴鸢在热气流和上升气流中翱翔。用微微弯曲的翅膀滑翔,飞行相当缓慢和松软,翼拍很深。在典型的飞行模式中,这种鸟会快速拍打并穿插滑翔。 钩嘴鸢在栖息或飞行时会发出快速的音乐“wi-i-i-i-i-i-i-uh”。可以听到其他声音,例如轻柔的“hu-ey”、领地防御中刺耳的嘎嘎声“hay-tetetete”,以及警报中的尖叫声。还产生非常悦耳的2-3个音符口哨,类似于黄鹂鸣叫的音符。该物种在繁殖季节很吵闹,特别是在求偶期间和巢周围。 不同大小的喙使钩嘴鸢以不同的蜗牛为食。在喙的大小上并没有表现出二态性。主要以各种树蜗牛为食,但偶尔也会捕食一些陆生和水生蜗牛。它们通过攀爬植被觅食,通常更像鹦鹉而不是猛禽。钩嘴鸢用嘴抓住蜗牛,带着食物飞到树上。蜗牛被放在左脚,靠在树枝上。钩嘴鸢将喙尖插入壳的开口侧,以便逐渐折断每个螺纹。然后,将蜗牛从壳中取出,整个吞下。其次,食物包括蜥蜴,青蛙,蝾螈,淡水蟹,蛞蝓,昆虫等。有时也抢夺别的同类的猎物。捕食鸟类的则非常罕见和偶然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