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头鹰

凤头鹰

英文名:Crested Goshawk<br />学名:Accipiter trivirgatus
别    名: 凤头苍鹰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鹰形目
  • 科:鹰科
  • 属:

凤头鹰简介导读

凤头鹰
英文名:Crested Goshawk
学名:Accipiter trivirgatus

纲目科属:
鹰形目 / Accipitriformes
鹰科 / Kites,Hawks,Eagles / Accipitridae

凤头鹰 / Crested Goshawk / Accipiter trivirgatus

凤头鹰(英文名:Crested Goshawk,学名:Accipiter trivirgatus),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。是鹰形目鹰科鹰属中的一种中等猛禽,又名凤头苍鹰(台湾)、粉鸟鹰、凤头雀鹰。体长36~49厘米,体重360~530克,上体暗褐色。留鸟,通常栖息在2000米以下的山地森林和山脚林缘地带,也出现在竹林和小面积丛林地带,偶尔也到山脚平原和村庄附近活动。在中国主要分布在四川、云南、贵州、广西、海南岛和台湾等地区,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地理分布:远东:广泛分布

世界 原产地:不丹、汶莱、柬埔寨、中国、印度、印尼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尼泊尔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斯里兰卡、泰国和越南。 旅鸟:孟加拉国。 中国 中国国内终年留居四川峨眉山,云南盈江、耿马、丽江、景东、思茅、普文、橄榄坝、寻甸、昆明、蒙自、河口等,贵州绥阳、遵义、安龙、罗甸等,广西西南部,广东连县、乐东、高要,台湾和海南白沙、万宁、坝王岭、东方等地。 地理 凤头鹰全世界共有11个亚种,中国有2个亚种,区域性非罕见,见于中国中南及西南包括海南岛(indicus)及台湾(formosae)的低地森林。在香港已常见。台湾亚种为中国的特产亚种,仅分布于台湾,不常见;分布于其他地区的是普通亚种,为留鸟,较为罕见,其中福建永泰和湖北十堰有才报道的新记录。
凤头鹰为中等猛禽,前额、头顶、后枕及其羽冠黑灰色;头和颈侧较淡,具黑色羽干纹。上体暗褐色,尾覆羽尖端白色;尾淡褐色,具白色端斑和一道隐蔽而不甚显著的横带和4道显露的暗褐色横带;飞羽亦具暗褐色横带,且内翈基部白色。颏、喉和胸白色,颏和喉具一黑褐色中央纵纹;胸具宽的棕褐色纵纹,尾下覆羽白色;胸以下具暗棕褐色与白色相间排列的横斑。虹膜金黄色,嘴角褐色或铅色,嘴峰和嘴尖黑色,口角黄色,蜡膜和眼睑黄绿色,脚和趾淡黄色,爪角黑色。 幼鸟上体暗褐,具茶黄色羽缘,后颈茶黄色,微具黑色斑;头具宽的茶黄色羽缘。下体皮黄白色或淡棕色或白色,喉具黑色中央纵纹,胸、腹具黑色纵纹或纵行黑色斑点。 上喙边端具弧形垂突,适于撕裂猎物吞食;基部具蜡膜或须状羽;翅强健,翅宽圆而钝,扇翅及翱翔飞行,扇翅节奏较隼科慢;跗跖部大多相对较长,约等于胫部长度。雌鸟显著大于雄鸟。 大小量度:体重♂370克,♀360-530克;体长♂410毫米,♀410-490毫米;嘴峰♂20-29毫米,♀20-23毫米;翅♂211-268毫米,♀238-264毫米;尾♂190-226毫米,♀207-230毫米,跗蹠♂59-70毫米,♀62-72毫米。(注:雄性——♂;雌性——♀)
留鸟。性善隐藏而机警,常躲藏在树叶丛中,有时也栖于空旷处孤立的树枝上。日出性。多单独活动,飞行缓慢,也不很高,有时也利用上升的热气流在空中盘旋和翱翔,盘旋时两翼常往下压和抖动。领域性甚强。 主要以蛙、蜥蜴、鼠类、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,也吃鸟和小型哺乳动物。主要在森林中的地面上捕食,常躲藏在树枝丛间,发现猎物时才突然出击。叫声较为沉寂,he-he-he-he-he-he的尖厉叫声及拖长的吠声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