灰脸鵟鹰

灰脸鵟鹰

英文名:Grey-faced Buzzard<br />学名:Butastur indicus
别    名: 灰脸鹰、灰面鹞、灰面鵟鹰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鹰形目
  • 科:鹰科
  • 属:

灰脸鵟鹰简介导读

灰脸鵟鹰
英文名:Grey-faced Buzzard
学名:Butastur indicus

纲目科属:
鹰形目 / Accipitriformes
鹰科 / Kites,Hawks,Eagles / Accipitridae

灰脸鵟鹰 / Grey-faced Buzzard / Butastur indicus

灰脸鵟鹰(英文名:Grey-faced Buzzard,学名:Butastur indicus),是鹰形目鹰科鵟鹰属的鸟类。别名灰脸鹰,在台湾也称为灰面鹫,根据其出现季节,还有南路鹰、扫墓鸟、清明鸟、国庆鸟以及山后鸟等称呼。是一种中型猛禽,体长39—46厘米,体重375—500克。上体暗棕褐色,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;尾羽为灰褐色。繁殖于俄罗斯东部、日本和朝鲜等地,越冬于印度、缅甸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。栖息于阔叶林、针阔叶混交林以及针叶林等山林地带,以小型蛇类、蛙、蜥蜴、鼠类、松鼠、野兔、狐狸和小鸟等动物性食物为食。栖于高可至海拔1500米的开阔林区。飞行缓慢沉重,喜从树上栖处捕食。

繁殖区: 欧亚:西伯利亚东部,日本,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部非繁殖区: 东南亚

世界 灰脸鵟鹰没有亚种分化,繁殖于俄罗斯东部、日本和朝鲜等地,越冬于印度、缅甸、中南半岛、马来西亚、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和新几内亚等地 原产地:文莱、柬埔寨、中国、印度尼西亚、日本、朝鲜、韩国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菲律宾、俄罗斯、新加坡、泰国、东帝汶和越南。 旅鸟:蒙古。 中国 在中国分布于北京、河北、辽宁、吉林、黑龙江、上海、浙江、福建、江西、山东、广东、广西、海南、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陕西、台湾等地。其中在黑龙江、吉林、辽宁、北京、河北、陕西等地为夏候鸟,在吉林还有一部分为留鸟,在山东、上海、台湾、海南、四川等地为旅鸟,在浙江、贵州为冬候鸟,在云南为留鸟。一般每年4月末到5月初迁往繁殖地,9月末到10月初离开繁殖地。不过它在各地的种群数量都很少,较为罕见。
灰脸鵟鹰又叫灰面鹞,为中型猛禽,上体暗棕褐色,翅上的覆羽也是棕褐色;尾羽为灰褐色,与其他2种鵟鹰的棕色尾羽不同,而且上面具有3道宽的黑褐色横斑,比白眼鵟鹰尾羽上的横斑更为明显。脸颊和耳区为灰色,眼先和喉部均为白色,较为明显,喉部还有具有宽的黑褐色中央纵纹,胸部以下为白色,具有较密的棕褐色横斑。它的眼睛为黄色,与白眼鵟鹰不同。嘴为黑色,嘴基部和蜡膜为橙黄色,跗跖和趾为黄色,爪为角黑色。 幼鸟上体褐色,具纤细的黑褐色羽轴纹和棕色或棕白色羽缘;尾羽达褐色,具4-5条黑褐色横斑;脸颊棕色,具棕褐色羽干纹,眉纹皮黄色。下体乳白色或皮黄色,喉白色沾棕,具黑褐色中央纹;上胸具粗著的棕褐色纵纹,下胸和腹以及两胁具棕褐色横斑。 大小量度:体重♂375-447克,♀420-500克;体长♂390-460毫米,♀430-446毫米;嘴峰♂18-21毫米,♀20-21毫米;翅♂308-332毫米,♀320-335毫米;尾♂187-211毫米,♀192-203毫米;跗蹠♂54-68毫米,♀59-64毫米。(注:♂雄性;♀雌性)
常单独活动,只有迁徙期间才成群。白天在森林的上空盘旋、在低空飞行,或者呈圆圈状翱翔,有时也栖止于沼泽地中枯死的大树顶端和空旷地方孤立的枯树枝上,或者在地面上活动。性情较为胆大,叫声响亮,有时也飞到城镇和村屯内捕食。主要以小型蛇类、蛙、蜥蜴、鼠类、松鼠、野兔、狐狸和小鸟等动物性食物为食,有时也吃大的昆虫和动物尸体。觅食主要在早晨和黄昏。觅食方法主要是栖于空旷地的孤立树树梢上,两眼注视着地面,发现狱物时才突然冲下来扑向猎物。有时也在低空飞翔捕食,或在地上来回徘徊觅找和捕猎食物。
暂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