雀鹰

雀鹰

英文名:Eurasian Sparrowhawk<br />学名:Accipiter nisus
别    名: 雄性别名细胸、雌性别名鹞子
  • 纲:鸟纲
  • 目:鹰形目
  • 科:鹰科
  • 属:

雀鹰简介导读

雀鹰
英文名:Eurasian Sparrowhawk
学名:Accipiter nisus

纲目科属:
鹰形目 / Accipitriformes
鹰科 / Kites,Hawks,Eagles / Accipitridae

雀鹰 / Eurasian Sparrowhawk / Accipiter nisus

雀鹰(英文名:Eurasian Sparrowhawk,学名:Accipiter nisus),是鹰形目鹰科鹰属的鸟类。又名有黄鹰、鹞鹰、♂ 细胸、♀ 鹞子。羽色似苍鹰,但体形小得多。常从栖处或伏击飞行中捕食,喜林缘或开阔林区。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瑞典。为世界濒危物种其中一种,是联合国《濒危野生动物名录》其中之一,为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。

繁殖区: 欧亚:广泛分布非繁殖区: 远东,非洲东北部

世界分布 雀鹰在中国分布于东北和西北等地,越冬于长江以南地区,部分在南方为留鸟,在欧亚大陆和非洲西北部的温带地区也有分布。 留鸟:阿富汗、阿尔巴尼亚、阿尔及利亚、安道尔、亚美尼亚、奥地利、阿塞拜疆、巴林、白俄罗斯、比利时、不丹、波黑、保加利亚、中国、克罗地亚、捷克、丹麦、爱沙尼亚、芬兰、法国、格鲁吉亚、德国、直布罗陀、希腊、匈牙利、印度、伊朗、伊拉克、爱尔兰、以色列、意大利、日本、约旦、朝鲜、韩国、科威特、拉脱维亚、黎巴嫩、列支敦士登、立陶宛、卢森堡、摩尔多瓦、摩纳哥、黑山、摩洛哥、尼泊尔、荷兰、北马其顿、挪威、阿曼、巴基斯坦、波兰、葡萄牙、罗马尼亚、俄罗斯联邦(欧洲区)、圣马力诺、沙特阿拉伯、塞尔维亚、斯洛伐克、斯洛文尼亚、西班牙(加那利群岛)、瑞典、瑞士、叙利亚、突尼斯、土耳其、乌克兰、阿联酋、英国和也门。 繁殖地:哈萨克斯坦、吉尔吉斯斯坦、蒙古、俄罗斯联邦(东亚区、中亚区)、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。 非繁殖地:孟加拉国、塞浦路斯、吉布提、埃及、埃塞俄比亚、中国(香港、澳门)、肯尼亚、老挝、利比亚、缅甸、尼日尔、巴勒斯坦、卡塔尔、苏丹、坦桑尼亚、泰国、土库曼斯坦和越南。 旅鸟:马耳他、中国台湾省。 游荡(非繁殖地):乍得和斯里兰卡。 游荡:文莱、法罗群岛、冈比亚、冰岛、马来西亚、马里、毛里塔尼亚、索马里、南非、斯瓦尔巴和扬马延、西撒哈拉。 地理分布 雀鹰繁殖于欧亚大陆,往南到非洲西北部,往东到伊朗、印度、日本和中国北方;越冬地在地中海、中亚、西亚、南亚、东南亚以及中国长江以南。亚洲亚种在中国繁殖于大兴安岭、小兴安岭、长白山、辽宁、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新疆,越冬于四川、贵州、云南、广西、广东和海南岛。迁徙期间经过河北、山东、宁夏、内蒙古、广东、福建和台湾;喜马拉雅亚种主要繁殖或留居于青海、四川北部和西藏,越冬于云南西北部和西部。
雀鹰,是鹰形目鹰科 [8]鹰属 [9]猛禽,雄性别名细胸、雌性别名鹞子。 [10]雀鹰雄鸟上体鼠灰色或暗灰色,头顶、枕和后颈较暗,前额微缀棕色,后颈羽基白色,常显露于外,其余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暗灰色,尾上覆羽羽端有时缀有白色;尾羽灰褐色,具灰白色端斑和较宽的黑褐色次端斑;另外还具4-5道黑褐色横斑;初级飞羽暗褐色,内翈白色而具黑褐色横斑;其中第五枚初级飞羽内翈具缺刻,第六枚初级飞羽外翈具缺刻;次级飞羽外翈青灰色,内翈白色而具暗褐色横斑;翅上覆羽暗灰色,眼先灰色,具黑色刚毛,有的具白色眉纹,头侧和脸棕色,具暗色羽干纹。下体白色,颏和喉部满布以褐色羽干细纹;胸、腹和两胁具红褐色或暗褐色细横斑;尾下覆羽亦为白色,常缀不甚明显的淡灰褐色斑纹,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或乳白色,具暗褐色或棕褐色细横斑;尾羽下面亦具4-5道黑褐色横带。 雌鸟体型较雄鸟为大。上体灰褐色,前额乳白色或缀有淡棕黄色,头顶至后颈灰褐色或鼠灰色,具有较多羽基显露出来的白斑,上体自背至尾上覆羽灰褐色或褐色,尾上覆羽通常具白色羽尖,尾羽和飞羽暗褐色,头侧和脸乳白色,微沾淡棕黄色,并缀有细的暗褐色纵纹。下体乳白色,颏和喉部具较宽的暗褐色纵纹,胸、腹和两胁以及覆腿羽均具暗褐色横斑,其余似雄鸟。 幼鸟头顶至后颈栗褐色,枕和后颈羽基灰白色,背至尾上覆羽暗褐色,各羽均具赤褐色羽缘,翅和尾似雌鸟。喉黄白色,具黑褐色羽干纹,胸具斑点状纵纹,胸以下具黄褐色或褐色横斑。其余似成鸟。 虹膜橙黄色,嘴暗铅灰色、尖端黑色、基部黄绿色,蜡膜黄色或黄绿色,脚和趾橙黄色,爪黑色。 体重♂130-170克,♀193-300克;体长♂310-350毫米,♀360-410毫米;嘴峰♂11-13毫米,♀12-15毫米;翅长♂205-255毫米,♀240-260毫米;尾♂150-197毫米,♀145-223毫米;跗蹠♂51-63毫米,♀58-73毫米。
迁徙 雀鹰部分留鸟部分迁徙。春季于4-5月迁到繁殖地,秋季于10-11月离开繁殖地。 习性 雀鹰具有日行性,常单独活动。雀鹰善飞翔,常快速鼓翼和滑翔交替进行,能够灵活地在树丛间飞行穿过。或飞翔于空中,或栖于树上和电柱上。飞翔时先两翅快速鼓动飞翔一阵后,接着滑翔,二者交互进行。雀鹰喜欢从栖处或“伏击”飞行中捕食。它的的飞行能力很强,速度极快,每小时可达数百公里。飞行有力而灵巧,能巧妙地在树丛之间穿梭飞翔。通常快速鼓动两翅飞翔一阵后,接着又滑翔一会。 食性 雀鹰发现猎物时能够快速俯冲捕猎,捕食雀形目小鸟、昆虫及鼠类为食,也捕鸠鸽类和鹑鸡类等体形稍大的鸟类和野兔、蛇等。雀鹰发现地面上的猎物后,就急飞直下,突然扑向猎物,用锐利的爪捕猎,然后再飞回栖息的树上,用爪按住猎获物,用嘴撕裂吞食。攻击鸡类等体形较大的猎物时,常采取反复进攻的手段,有时第一、二次仅能使猎物受到轻伤或散落一些羽毛,但在多次打击下,也难免被击垮,失去抵抗能力,成为雀鹰的“盘中餐”。在雀鹰的食物中,有5%是昆虫,15%是鸟类,80%是鼠类,因此堪称是鹰类中的捕鼠能手。
暂无